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作|用场景与历史对话——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

新作|用场景与历史对话——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

/ 2022-04-12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终将成为历史。

短暂而悠长的100年中,那些波澜壮阔的“大事件”,栩栩如生的“微表情”,都沉淀为史册上的一行字、一篇文。

1919—1937,这是绝大多数人不曾经历过的历史,今天的我们只能见之于史册,期望从中窥见历史的一角。在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的展览创作中,为了洞察历史的真相,我们经细节考证,还原了山东早期共产党组织的4个历史瞬间。



01 四二〇国民请愿大会

“一战”结束,中国名为战胜国却依然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中国代表关于“山东问题”的交涉失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具有切肤之痛的山东民众率先奋起,集会、请愿、抗议、通电等一系列抗争,成为全国反帝爱国运动的前奏。4月20日,有数万人参加的山东国民请愿大会拉开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创作中,我们运用现代油画结合多媒体形式,再现百年前的风雨如晦中,千佛山下演武厅里,山东群众振臂高呼、传单飘落、血衣飘扬的历史场景。从一声声的不屈呐喊中,我们看见了这个民族的未来。

历史大幕,从山东这片土地的“觉醒”开始。我们熟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而山东人民的抗争要从“四二〇国民请愿大会”讲起。



02 齐鲁书社


在山东早期党组织的发展史上,总有一些地点值得铭记,“齐鲁书社”就是这片土地上的“星火之源”。1919年10月,王乐平在济南创办齐鲁通讯社,次年更名为“齐鲁书社”,经销全国各地的进步书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齐鲁书社成为山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窗口,亦成为凝聚马克思主义者的平台和阵地。

百年过隙,城市变迁,齐鲁书社已难见踪影,今天,我们借助珍贵的历史照片,采用真人实拍演绎结合场景复原形式,再现王尽美、邓恩铭等先驱在此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行革命活动的历史场景。100年前,在昏黄的白炽灯下,知识分子、学生、工人汇聚于此,他们蹙眉思索、誊抄摘录,做出平凡但意义深远的历史抉择……从这里出发,他们将希望之光播撒向齐鲁大地。



03 王尽美病逝


在终日的奔波中,王尽美积劳成疾感染了肺结核病,他以带病之身,奔走于济南、北京、上海、广州等地,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病逝于青岛。逝世前,王尽美在病床上口述,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记录其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并在过目后按下了手印,时年27岁。

在大革命风暴席卷齐鲁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我们以铜雕定格,浓墨重彩地展示位献身革命的中共创始人——王尽美病逝的场景,正面突出王尽美“遗言不及私”的伟大情怀;以半景画形式将孤儿寡母的艰难度日与革命先驱以国为家形成强烈对比,激发观众发现伟大情怀中的平凡情感,形成心灵震撼。



04  四五烈士就义

这是一段被鲜血浸染的历史,屏息驻足,《国际歌》的悲壮旋律仿佛在心底流淌。90年前的清明,泪雨交加,血雨交加,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刘谦初、吴丽石等22名党的重要干部喋血济南纬八路刑场。第二天,当时济南仅存的十几名党员,化装到刑场哀悼告别,并组织人收敛安葬烈士遗体。4个月后的8月19日,省委常委赵一航、颜世彬等21名党的重要干部的鲜血再次染红纬八路刑场。

苍天垂泪,黄河呜咽,致敬英烈!英魂安息!

他们的牺牲,我们没有忘记,就义的场景在今天以场景还原的形式得到再现:多媒体塑造的清明时节气氛,细雨霏霏中,21位英烈傲然耸立,他们高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雷声隐隐,这是为他们送行的礼炮,也是惊醒世人奋起的春雷。他们的血迹流过青草坪,为红色旗帜添上鲜艳的色彩。


他们的牺牲,亲人没有忘记,战友没有忘记。展柜中堂弟媳滕尧珍对邓恩铭被捕经过的回忆,邓颖超纪念战友郭隆真报纸文章,吴丽实孙女吴明慧提供的吴丽实血衣纽扣的照片……诉说着对革命先驱的缅怀和传承。


四个历史瞬间,中共山东早期历史中的沧海一粟。为了不能忘怀的过去,我们借助现代手段保存下来,传承下去。只为期望有我们蓦然回首,发现历史就在昨天,他们就在身边。


固话:0531-88815019

地址:山东·济南齐鲁文化创意基地

邮箱:world2013@foxmail.com


洛杉矶 北京 济南 青岛 烟台 合肥

Copyright © 2006 - 2023 沃尔德智慧展览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7180号